雕像拆掉,全部拆掉

由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反种族歧视抗议仍在上演,据《今日美国》统计,截至13日,全美超1600座城镇暴发抗议活动,其中,欧美多国更上演了一场场“拆雕像大战”。

6月21日,纽约自然博物馆宣布,因带有征服原住民和黑人的隐喻,将拆除入口处的西奥多·罗斯福雕像。

在此之前的6月18日,开国元勋华盛顿也被示威者拉倒,四天前,另一位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位于波特兰中学前的雕像被绳子放倒,因为他们曾经是奴隶主。

即使是南北战争中废除奴隶制的林肯,他的纪念堂广场石座也被喷漆写上“Not tired yet?”

至此,总统山上4位总统,3个倒下,1个被喷。无一幸免。

事实上,拆雕像运动已持续了3周,局势愈发难以控制。

拆雕像运动还波及到了印度圣雄甘地,因他发表过种族歧视言论。印度驻美大使馆前的甘地被喷上橙色涂鸦,工作人员被迫用塑料袋包裹起来

大西洋西海岸的英国,伦敦议会广场前,前首相丘吉尔也因为生前言论被打上“种族歧视”标签,示威者对着雕塑喷上“种族主义者”的涂鸦字样。为防止有人再度动手,当地政府专门派警察看守,之后直接用起了钢铁罩子。

被打上“种族歧视”标签的丘吉尔像

更为混乱的是,有右翼团体不满丘吉尔雕像被侮辱,扬言将拆毁同样位于议会广场的曼德拉雕像。因带领南非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曼德拉被当作反种族歧视的精神领袖。

伦敦街头,险些上演“你毁丘吉尔,我砸曼德拉”的报复性对抗戏码。政府听到消息,提前给曼德拉雕像安装了防护罩。

街头的雕像攻防行动从美国蔓延至欧洲,推倒的目标也从反种族歧视延伸至反殖民历史。

英国示威者推倒了爱德华·科尔斯顿的雕像,他是慷慨的慈善家,但他也曾担任皇家非洲公司负责人,这家公司参与黑色贸易,将八万非裔贩卖到美洲,“顺理成章”地成了抗议者的攻击对象。

示威者还模仿警察锁喉弗洛伊德一般,在科尔斯顿雕像上复制相同姿势,随后将其扔入水中。

示威者锁喉科尔斯顿雕像,科尔斯顿从贩卖非裔奴隶贸易中获取巨大财富

雕像,一个靶子

破坏雕像是抗议者表达不满的靶子,被选中的靶子主要是三类:南北战争时期的将领或官员、发表过种族歧视言论的政治家、种族殖民历史的始作俑者或参与者。

这三类,可打击的目标范围越来越广,如果说南北战争中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人,叫得上名的屈指可数,可发表过种族歧视言论的大人物就不仅限于美国,尤其非洲殖民利益相关者更集中在欧洲。这也契合了抗议示威从北美迅速蔓延到欧洲的轨迹。

被示威者选中的雕像里,既有李将军、丘吉尔这样卷入种族不平等议题的政治军事人物,也有哥伦布、科尔斯顿这样的掘金人或说抗议者眼中的殖民者。

比较来看,在美国,针对的主要是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南北战争虽然有解放黑奴的成果,却仍有白人至上主义的遗留问题,捍卫南部内战遗物成了他们的当代战场。

美国有人专门统计了种族主义纪念物,并绘制成地图,高度集中在南部地区

在欧洲,针对的是殖民历史,黑奴贸易使得非裔族群成了地位低下的异国流浪者,这种边缘人地位延续至今,影响同样深远。

大洋两岸不同的抗议焦点,也能看出非裔群体的痛点所在:不只是种族歧视,还包括殖民历史。

眼下的抗议早已超出“弗洛伊德之死”与“警察暴力执法”的框架,也不只是反对种族歧视,应该说还暗含着重新理解殖民历史的诉求。

一场发生在当下的抗争运动,却从历史中寻找靶子,或许是人们意识到,种族问题的根在历史。多年来在言辞、政策、文艺作品中刻意避免对少数族裔的冒犯,这种政治正确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掩盖了问题,不能带来少数族裔想要的平等。

BBC援引美国普查局2019年数据,人口数占比13.4%的非裔美国人,死于警察枪下的百分比占到了23.4%;占到60.4%人口的白人,死于警察枪下的人数占比36.8%。

政治正确塑造的平静社会表面下,处处是雷,弗洛伊德之死是被拔出来的那根地雷保险栓。

尤其是“政治正确”的论调强调了这么多年后,历史遗留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种族问题只是成为了政党拉拢选票的工具,是大选年间两党电视辩论的一个固定戏码。

雕像的政治

雕塑是历史的定格,它关于过去,却又因为拥有物质实体留到了今天成为遗迹,同时又在观念变迁中,内含着时代冲突。

反对种族歧视是政治诉求,如果从社会抗争运动来看雕像,它是政治的。挑选人物、打造塑像、摆放在显眼处、受人敬仰,这是权力意志的体现。

雕像的象征意义大于物理意义,它的倒下远比站立更引人注目。

抗议活动中,它不是作为一个石块、铁器被推倒,它体现为对权力合法性的冲击,对现有秩序的不满,是抗议者表演的抗争姿态。推倒权威,也让抗议者情绪激昂。

所以我们看到首相约翰逊、总统马克龙表态明确:雕像不能拆。

6月12日,英国首相约翰逊连发八条推特称:“丘吉尔雕像是一个永久的提醒,关于他从法西斯主义和种族主义暴政中拯救这个国家以及整个欧洲的成就。他有时表达了今天我们无法接受的观点,但他是一个英雄,应该得到纪念。”

“非常荒谬和可耻。”他这样批评雕像破坏者。

约翰逊在推特中说拆除雕像无异于篡改历史

随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演讲称,法国不会对种族歧视妥协,但“不会抹掉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名字或痕迹,不会破坏任何一座雕像。”

路易十四时期的一个大臣真没有那么重要,但雕像存在本身意义非凡,示威者拆除雕像行动带来的失序是对权力的冒犯。

鲍里斯·约翰逊在另一次讲话中说,不会容忍破坏公共财产和人身攻击,事实上这个罪名没有太大震慑力,但除此之外,似乎也不能说得更严重了。

相比之下,美国州长的态度显示出更多分歧。

比如弗吉尼亚州州长早就想拆了李将军的雕像,他公开表示:“(树立雕像)当时就是个错误,现在还是个错误。”

6月4日,人们聚集在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李将军雕像周围,呼吁将其拆除

6月4日,人们聚集在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李将军雕像周围,呼吁将其拆除

不过纽约州长科莫就不这么看,他支持在曼哈顿保留哥伦布雕像,并称其为“代表了意大利裔美国人对这个国家的贡献”,科莫本人就是一名意大利裔美国人。

尽管这两位州长都是民主党人。

州长只对选民负责,那比起总统这样的权力象征,州长的角色更务实。对他们来说,平息骚乱是第一位的,而且州长的个人意志可以有更多的体现。

再掀高浪

自骚乱爆发以来,围绕种族问题被打击的,不只是雕像。

全美的数十处以南北战争时期将领命名的军事基地(这些将领大多也是奴隶主),也传出了改名的动静。美国《政治报》援引陆军官员称,陆军部长麦卡锡对重新命名军事基地“持开放态度”,国防部长埃斯珀也表示赞同。

一些以邦联军将领命名的街道也被要求改名。6月9日,纽约市长白思豪还表示,将在每个行政区的关键地段选择一条街道更名为BLM街,并在街面喷上“BLM(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字样。

在通往白宫的街道上,政府让人用黄色大字画上了“Black Lives Matter”,还将拉斐特公园前的广场指定为“BLM”广场

一代经典《乱世佳人》也因为存在美化3K党(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组织,最早由南方邦联军老兵组成)、塑造了黑人奴隶的刻板印象、种族歧视色彩的台词争议,被HBO暂时下架。

尽管HBO声称将不作删减,另择时机重新上线,并计划在片中附加声明,提示种族歧视的错误观点。平台发言人称:若继续保留在平台而不加解释,是不负责任的。

这部于1939年上映的经典好莱坞影片又一次遭遇政治审查和批判

事实上,对这些具体问题的争议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以往更多是孤立的,这次运动提供了一个“算总账”的契机。

地名、雕塑、好莱坞影片,这些不只是易于识别的符号代称、观赏性建筑和休闲娱乐,时间积淀中,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象征物。对于这些争议的讨论,也是一种新的抗争和协商方式。

时间倒回六七年前,同样发生了两起警察误杀非裔青年命案,罹难的主人公分别是“特雷翁·马丁”和“迈克尔·布朗”,同样在全美引发持续数周的抗议示威和骚乱。

2013年,17岁的高中生特雷翁·马丁(上右)被怀疑犯罪,遭警察射杀。2014年,18岁的迈克尔·布朗(下左)在未携带武器,且没有犯罪记录情况下,被警员射杀

追溯之前的公开报道,相比之下,弗洛伊德之死引发骚乱的特别之处有二:一是引发的抗议连锁效应更广,蔓延到了欧洲;二是抗议的目标从政治向文化历史延伸。

特雷翁·马丁和迈克尔·布朗命案引起的骚乱,舆论在暴力执法、枪支管控、自卫权的框架内,围绕种族歧视和偏见就事论事,今天,是在政治法律框架之外,与文化历史框架更活跃的联动。

诚然每一次暴乱,包括媒体在内的舆论都会追溯历史,但抗议者把历史文化作为抗争议题,转化为行动和形式,却是新变化。

抗议的历史文化转向释放出纵深的信号——追根溯源,从历史文化中重新确立少数族裔权益的合法性。

重读历史

客观来说,针对历史文化的抗争对少数族裔而言,这或许是漫长革命的开始。

眼下的抗议示威虽然仍旧夹杂着暴力和非理性,但其中对物的抗争,其实比起人与人的对抗要缓和得多,也给协商和对话留出更多空间。

譬如,官方态度有所松动,愿意做出更名、移除雕像、下架争议影片的改变,表明社会仍然存在共识。

能得到对立方的支持或妥协,其实也证明了这一标准和诉求并非不合理。当然,前提是得先刨去那些趁势作乱的抗议行为。

6月19日是美国的“六月节”,又称自由日或解放日,被认为是标志美国奴隶制终结的日子。美国各地民众当日举行“六月节”集会游行,抗议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等问题

但悲观来说,以个别过错否定整体,以问题否定成就,放大历史中的过错,从今天的价值观出发进行批判,带有强烈的历史虚无主义特征,要求前人超越他所处时代的整体风气,并不公平。

重新理解历史,其中夹杂着合理的抗争诉求,却也无法避免被盲目之人挟持,官方和民间态度存在着明显分歧。

如何看待这场重新理解历史的运动?

改名、拆除雕塑是处理历史遗存,攻击名人雕像翻找黑历史也意味着重新评价,批判和下架经典影片是当下对过去的价值观审查,里面藏着代际之间对历史的态度和标准差异。

尤其对丘吉尔、杰斐逊这样的伟人级雕塑下手,挑战权威发泄不满背后是价值标准的变动。

抗议者对丘吉尔、杰斐逊的评价已经跳出功过论视角,转而用去种族歧视的标准进行价值重估,得出了“种族主义者”“奴隶主”的评定。

这里并非在对双方进行对错评定,因为时代、立场和评判标准不同,是非对错就不是绝对统一。

时代变了,评价历史的标准也随之变动。对种族歧视和殖民历史的清算,也是抓住了尚未妥善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一座雕像伫立在学校、广场、图书馆,因仰视而崇高,很多时候这是一个不假思索的反应,但它是否真的值得尊崇,却是少有人检视的问题。

雕塑是胜利者和既得利益者的视角,抗议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里面包括少有人知的另一面历史。这是骚乱当中隐藏的价值理性。

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在于,我们知道丘吉尔带领英国乃至欧洲走出了至暗时刻,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也曾经说过“我不承认美洲的红色印第安人或者澳大利亚的黑人是被严重地亏待过。我不承认一个更强大的种族,一个更高级的种族,一个更加见过世面的种族,来到这里夺走他们的地方,就是对这些人的亏待。”

史学界有句话,任何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至少包括两重含义:历史不只是过去发生的事,也包括今人用当下的价值观重新评价,以及从前人智慧中寻找经验和出路,为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提供借鉴。

作者 | 施晶晶

编辑 | 黄靖芳

生活

《隐秘的角落》被赞可抗衡美剧,为何爆红?

2020-6-26 19:03:55

生活

29岁的“退休程序员”郭宇: 有钱的人不一定自由,自由的人不一定有钱

2020-6-29 13:02:33

搜索